7月18日,内蒙古扎赉特旗师生分批次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通过参加艺术交流活动与科技讲座深化文化互鉴,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行动走深走实。
上午11时,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音乐厅开展艺术交流活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齐悦以中提琴演奏开场,为同学们讲解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的异同,让大家在音乐中树立文化自信、感悟民族交融。三中学生随后献上歌曲《草原最美的花》、葫芦丝演奏《神话》及蒙古族舞蹈《白马》《TAMINEE》,展现草原文化魅力。双方围绕民族艺术传承、学习体验等话题展开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下午14时,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二中学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楼报告厅参加人工智能公益讲座。信息学院教授金琴以《人工智能的成长之路:从几何题到机器人》为题,结合AI解决实际问题、参与音乐创作等案例,向参会同学阐释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无限可能,强调科技赋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行动”的核心环节。该行动由北京市丰台区与扎赉特旗共同主办,斯玛特教育集团承办。2024年至今,京蒙两地通过互访研学、文体竞赛、结对成长等形式,推动青少年交流进入“团结共建、文化互动、资源共享”新阶段。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音乐厅,这次研学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也让我在音乐中切实感受到了文化互鉴与民族交融。”音德尔第三中学学生张瑞说道。
丰台区发改委工作人员雷萌表示,此类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促进了京蒙两地文化的深度交融,为民族团结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更多形式的交流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共同书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编辑: 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