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关村丰台园企业斯玛特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斯玛特”)了解到,5月17日,由北京市众安公益基金会牵头发起,内蒙古兴安盟民政局积极协调,依托斯玛特“京蒙协作”专项项目搭建的公益桥梁,兴安盟儿童福利院7名师生代表亮相上海“孟里花落知多少”主题演唱会,与台湾歌手孟庭苇同台演出,奏响了两岸三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美乐章。
在京蒙协作的壮阔图景中,一场跨越地域、联结民族的艺术之约,正为民族团结进步书写温暖注脚。作为“京蒙协作”教育帮扶的重要实践,2024年,斯玛特与北京市众安公益基金会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研学专项基金,致力于为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打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口。此次兴安盟儿童福利院对接孟庭苇演唱会项目,正是基金会研学专项基金委员会主任、斯玛特董事长武志深耕公益教育的又一创新实践。
“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我们希望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让草原孩子的歌声飞向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听见他们的心声,也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武志告诉记者。
为了参加这场演出,兴安盟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在斯玛特艺术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历时两个月精心排练原创曲目《静静的生命慢慢的河》。从草原到都市,从福利院到专业舞台,孩子们在彩排中反复打磨每一个音符,用专注与热情诠释对艺术的热爱。演出当天,他们身着民族服饰,用清澈的歌声传递对生命的礼赞,向台湾歌手孟庭苇献上哈达和亲手绘制的草原画作,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舞台上,孩子们与孟庭苇及各地观众共同演绎经典曲目,用艺术打破地域界限。“当草原的歌声与都市的灯火交相辉映,当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相互融合,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基金会将始终以‘教育+公益’为纽带,促进各民族儿童在交往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深化友谊、在交融中共同成长。”北京市众安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表示。
演出后,孩子们参与了由孟庭苇团队特别策划的校园音乐公益课,聆听两岸音乐文化故事,在互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兴安盟的蒙古族学生说:“这次经历让我知道,无论来自哪里,我们都能用音乐沟通心灵。长大后我想成为传递爱的使者,让更多人看到草原的美丽、感受草原人的温暖。”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众安公益基金会研学专项基金将持续推进“北京有个家”“草原有个家”等系列研学项目,计划每年组织兴安盟儿童与北京家庭结对子,通过互访研学、文化体验等形式,让两地孩子在朝夕相处中结下“民族兄妹”情谊。同时,基金会将联合斯玛特等社会力量,在艺术教育、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领域开展精准帮扶,助力儿童福利事业从“兜底保障”向“全面发展”升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绽放光彩。
来源《丰台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