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申请

全国1009家经验复制 专属加盟经理与您沟通
十大美术排行 美术培训加盟 美术作品图片 美术课程体系 美术加盟排行

400-002-1103

北京市丰台区
金茂广场3号楼12层斯玛特教育集团

黄华三 | 艺术有太多的答案

编辑:斯玛特儿童美术  来源:  :2016-08-16 10:33:00

  时间:2008年6月24日下午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采访:陈子游 (《画风》、《中国画年鉴》副主编)

  整理:陆虹(《画风》、《藏画导刊》执行主编)

  此文发表于《2007中国画艺术年鉴》

  主编:邵大箴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旅德期间个展

  黄华三是现在中国的艺术院校教水墨的教授中很不同的一位,他所有的教学理念与他的经历有关,他曾经有10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经历, 10年的德国学习与创作的经历,以及近10年从教的经历。这一切使得他倡导一种以水墨为媒材,不惧旧的中国画的教育方式。他不要求临摹,突出个人风格,认为笔墨技术是在长期锤炼中逐渐形成的。为此,他的学生在今天毕业就失业的严酷就业大潮中,显得很突出,不仅获奖,办画展,还能一毕业就充分感受到职业艺术家的自在。而他自己在创作中所遵循的传统意识依然很强烈,他内心所向往的,是他的学生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理解的那种文化的回归与融合。

  男人体

  陈子游(以下简称“陈”):黄老师,您之前的艺术历程分别是由中央美院读书和德国留学两个艺术阶段组成的,正因为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会让你有所选择,有所感悟。同时,也看清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二者目标的差异和思维方法的不同,正因为你站在中国本土以外的视角来看当下中国画的现状,可能与身在其中的画家不一样,主要是对艺术的态度。当下也恰恰需要这样的立场,需要这样的角度。请问,你从德国回来后,可能会让你感觉到一种不适应,没有沟通和衔接,国内的艺术现状是否会与你回国前希望的不一样?与你的期望值有多少差别?

  黄华三(以下简称“黄”):还真没有什么期望,也没想过。回来会变成个什么样子,觉得无论变成什么状态,都是正常的。也没有想把自己定位在哪个圈,画成哪样的画,都没想过。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正好有个机会,就回来了,特别简单。

  陈:我们想知道,你在德国学习和工作了10年,德国的艺术学院和欧洲其他地区的艺术环境及人文资源,在你看来,跟我们中国今天的文化生态有多大的差异?

  黄:确实很不一样。这些年,我们来来回回很多次,感受到两种文化各自的优势和差异。比如说,刚才你讲的艺术态度,人的心态吧。比较而言,会发现今天国内的人,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都比较复杂、比较琐碎、比较物质,注重实际的东西多,对眼前利益看得很重,和国外(欧洲)那些真正热爱艺术的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那些不管东方、西方热爱艺术的人们来到德国,即使知道毕业也会失业,仍然克服很大的困难,更多的也是物质困难来学习,都很虔诚地对待生活对待艺术,都很平和,因为有一种信念在。

  陈:这是最关健的。

  黄:而国内学绘画的孩子们,有时真是要服从家长的选择。并不是由衷地热爱艺术。在今天的教学和创作中,当我们在欣赏、评判那些己有名望的画家的作品时,看到他们当中大多数的技法、构图、意境和我们(离开国内10年)走之前没很大的变化,甚至,会感受到他们中很多人学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学得很像,很多人的图式上都有西方大师的影子。

  旅德期间艺术实践003

  旅德期间艺术实践002

  陈:这不奇怪,有人把这种手法称之为融合。

  黄:可能说借鉴准确一些。我们许多走在水墨前沿的画家(主张试验水墨的画家),画出来的作品,都是学西方20世纪60、70年代的观念和图式,在绘画的美学进程中,显得太老套了。而另一方面,很多中国画的展览,又跟十多年前差不多,模式化的东西太多。艺术氛围给我们的感觉,没啥激动人心的,比较失望。但是,让我自己拿出激动人心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容易。

  陈:有时,对某种事物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黄:这些年,我也确实有着很独特的个人体验,出国之前,我在中央美术学院写实水墨人物画室,主要承袭了以徐悲鸿、蒋兆和等先生的艺术思想,尊重对象,讲究塑造能力,画得特别写实,看重对象的形质重于笔墨或表现,把对象的现实放在第一位,刻划对象的训练,成了从附中到本科学习的唯一课题,而笔墨训练或对笔墨的理解,完全承袭了一种套路,每个人画出来的人物作品都差不多,同学们较劲看谁画得更像模特。出国以后,差别很大,深深地感受到德国艺术教育不一样。在国外第一次画人体时,我和我的太太高毅看到班里的同学,似乎没有人会画画似的,我想,我可是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画给你们看看,赶紧表现了一下,以为可以获得雷鸣般的掌声支持呢,结果,发现没人理你,大家都按自己的感觉和思路画,画什么样的都有。表现、抽象、极少主义等完全自主,很开放地让同学们发挥,有日本、阿拉伯国家,也有欧洲和美洲国家的同学,这种氛围本身就不会有限制,他们主张个性化。这个过程我们适应了许久,后来遇到了非常善于表达的PETER TUMA教授,带我们看展览、对话、思考,很长时间,我们才从抄袭对象(写实画法)过度到表现的画法,一到画表现又出现问题,画得几乎又跟对象毫无关系,因为脑子里并没有理解,后来做了一批纯抽象的作品,慢慢发觉这也不是很对,起码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太契合。总之,在德国的绘画经历确实是东寻西找,费劲摸索的阶段。

  陈:是一种洗脑的过程。其实,环境改变人,改变观念,改变态度!

  黄:回国后,感觉特别强烈的一点,就是不管画什么,除了自己的面貌以外,画中的气息、味道一定应该是我们中国的,要远离“异国情调”;水墨画创作从文脉的角度讲需要跟我们的传统对接上。当然传统究竟是什么?怎样理解传统,怎样传承?是唐宋以前?还是之后的某种图式等等,是摹仿还是开拓?我们还可以探讨。

  (未完待续)

  黄华三

  196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1980-1984年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4-1988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1988-1990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1-1995年 德国汉诺威FH学院造型艺术系研究生。

  1995-2000年 自由艺术家,生活、工作于德国。

  2001年至今任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

  中国画学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参展:

  曾在国内外举办过30余次个人画展,作品参加了深圳水墨双年展 、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水墨中国——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中国美术世界行——中国当代美术精品展、 在时代现场——全国写生作品展、七彩云南、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等重要画展。

  出版:

  《华三水墨世界》

  《当代中国画研究——黄华三》

  《中国人物画大家——黄华三》

  《学院派精英——黄华三》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华三》

  《水墨大观——黄华三卷》

  《黄华三水墨作品集》

 

标题:黄华三 | 艺术有太多的答案
地址:https://www.smart-art.com.cn/qydt/2933.html
TAG标签:
Copyright © 2008 SMAR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42779号 北京斯玛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斯玛特专注2-12岁儿童美术教育国内少儿美术加盟品牌专业的儿童美术加盟